top of page
搜尋


香港電台 香港人物:塑膠升級再造設計工作室創辦人 許浩鏘
新人類、大世界 https://www.rthk.hk/radio/pth/programme/newpeople/episode/1028569


星期日檔案 -「廢」事處理
現時平均每日有過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棄置到新界東北及新界西堆填區。在香港,從包裝物料、盛載食物或飲料的容器,到日常用品,生活充斥塑膠產品,使用後所產生的廢塑膠每日有約二千多公噸,是都市固體廢物第三多,但當中卻不足一成回收再利用,遠低於廢紙及鋁罐,當中有何困難?回收得來的廢塑...


「垃圾佬」翻轉設計圈:走進香港 Gaau1 Up 的塑膠升級再造基地
我曾介紹過台灣 沒有垃圾的「垃圾廚坊 Trash Kitchen」 ,一直對廢棄物的再生與轉化充滿好奇。在永續設計推廣的過程中,也常常被問到塑膠回收到底還能有哪些可能性。直到去年六月,我參加了「 RHINO LOOP:0 犀牛盾循環概念展...


PMQ元創方打造「童塑研究所」 設計師引導學童減塑創意
大公文匯網報道,近年來,塑膠議題備受關注,小朋友在減塑行動中可扮演怎樣的角色?由文創產業發展處資助的PMQ元創方創意教育項目PMQ Seed,2024年以「童塑研究所Kids in Action」為主題,與設計師團隊Milk...


綠色生活|塑膠垃圾佬朱煒傑 人棄我取眼中都是寶
塑膠成災已是大眾關注問題,企業與小巿民在生產及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塑重要,但無可避免用到的塑膠,終點不一定是垃圾站、堆填區。 在朱煒傑眼中,廢棄塑膠大有用途,他與拍擋將之回收、設計、重造,「借屍還魂」升級為小至襟章、陀螺,大至桌椅、藝術裝置,為塑膠帶來第二生命。...


兩萬元起家做「膠L 」|體驗玩膠植入環保推廣
這天的奧海城,幾乎每個途經的小孩,手裡都執著一個糖果色陀螺,然後嘴裡都是同一句:「好玩呀!」原來小陀螺來自商場中庭綠色環保展的Gaau1 up攤位,而Gaau1 Up則是一間由幾位年輕人於2016年創立的塑膠升級改造工作室。...


打開垃圾:民間收塑 自製工場 塑膠重生變商品
【明報專訊】與6年前比較,現今香港社會對環保的意識已有提升。政府透過承辦商,在各區設立「綠在區區」,即使不相信街邊3、4色回收桶回收成效的市民,也少了一個藉口不把資源分類回收。不過,在2022年佔本港固體廢物第2位(21.3%)的塑膠,整體回收率仍然只有6%。除了就垃圾立法...


【理財有方】升級再造:熔膠再鑄
【Now財經台】屋企口罩仲有好多但又唔想再用... 只能丟棄送去堆填?誰說的!熔左佢做櫈都得!膠樽、膠飯盒都一樣可以熔左佢做成其他野!有工作室將回收的塑膠升級再造成裝飾品和家具。有發展商將升級再造而成的設備放置於旗下物業,並融入綠色建築認證及節能措施等元素,向租戶及市民推廣...


【碳中和】Con殼回收再造
【Now財經台】不少人都有配戴隱形眼鏡 ,隱形眼鏡的包裝,你係咪會用完即棄呢?有本地隱形眼鏡店為了減少浪費,主動推出回收隱形眼鏡殼的計劃。兩年間已回收大約300多萬至400萬個隱形眼鏡殼。公司更與本地工作室研究升級再造的可能性,把隱形眼鏡殼升級再造成眼鏡框,預料經一年測試後...


口罩櫈.短片|過期口罩再造櫈成本2000元 製造商:已處理3萬個棄置口罩
過期口罩可整成一張櫈?3個讀建築設計的青年,將設計技能用於塑膠創作,自稱「塑膠垃圾佬」的朱煒傑、「管塑佬」的許浩鏘和「搞膠初哥」郭振鵬是本港塑膠升級再造機構「佰事得設計工作室」(Gaau1 Up Design Studio)主要成員,他們在本文短片中講述一張「口罩櫈」由碎...


Summer Ecoland綠遊環「寶」盛夏—盛夏「膠」遊樂
今個暑假,4大港鐵商場首度聯乘本地一眾環保創作團隊,推出「Summer Ecoland綠遊環『寶』盛夏」,運用回收環保物料升級再造出不同的主題裝置及環保回收與自然保育展覽,誠邀大家一同參與這個別具意義的探索之旅,走向低碳綠色生活! PopCorn與Gaau1 Up...


百佳網店推膠樽上門回收計劃 滿18個可換種植套裝
是次回收計劃將由回收商The Loops及塑膠升級再造機構Gaau1 Up佰事得設計工作室處理膠廢料和再造塑膠,讓它們重新成為有價值的新產品。另外,計劃亦得到長春社的支持,為「再生花盆」增添青葙花種子和泥土,製作重「塑」生命種植套裝,透過PNS網購,送給參加此計劃的顧客手上...


我的山海日誌分享會
我的山海日誌 My Nature Diary 計劃結合淨灘/淨山(清潔海岸及山徑)、公民科學以及環境教育,期望透過每一次活動讓參加者了解山間廢棄物、海洋廢棄物的議題。亦鼓勵大眾參與山海垃圾統計以一同建立屬於香港的山海垃圾數據庫。


簡單來講 【Up乜膠】
說起塑膠回收,通常腦海中就會出現大型工廠把回收的膠粉碎後變成廉價膠料出口的畫面。但「膠係咪一定負面」? 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其實都可以碎膠,在地將塑膠升級再造,製造成各種實用的小家品、小工具,甚至搖身一變成高價藝術設計傢俬?...


打造可持續辦公室 公司裝修全靠舊物?!
回收物料♻️用嚟造紙、造衫就聽得多,有冇諗過其實仲可以用嚟造傢俬🤔? DBS為員工打造「Future of Workplace」辦公室💼綠化計劃,就用咗好多唔同嘅回收物資裝修Office,分別有舊鍵盤造嘅打卡牆🤳🏻、舊制服織嘅屏風、回收鋁片拼貼成嘅彩繪地圖🗺️、仲...


豆釘遊學團:第七集
疫情令很多社會現況都帶來大轉變。可能你會認為小朋友成長階段遇到突變,實屬不幸。相反,我們應該與這群被選中的細路,正面新接環境、新轉變!疫情可怕,但疫下仍然有景象、疫下的生態同樣有學習價值! Link: https://viu.tv/encore/study-tour-wit...


社工觀察港島鬧市植物 記錄栽種緣起 城市日記展覽發掘社區故事
左起:展覽設計及製作朱煒傑、參展學員Christy、Iris、Carbo、城市日記項目主任黃淑儀。 【Yahoo 新聞報道】在鬧市遊走,只要慢下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植物的芳蹤。不論是鐵絲網上的攀緣植物,還是纏著路牌的小樹,背後都有故事。Iris...


口罩令撤銷|口罩含塑膠可回收 環團籲勿棄置全新口罩(附回收途徑)
Jorch指現時與Gaau1Up合作,回收全新口罩用作重塑塑膠之用。 長達900多日的口罩令終於在3月1日解除,不少家庭及口罩商家尚有大量口罩存貨,恐對堆填區構成沉重壓力。有環團指口罩無法分解,呼籲市民及商家不要棄置全新口罩,可考慮保留備用或捐予有需要人士;環團又促政府主動...


前記者拍紀錄片展示回收膠樽困難 「⼈⼒碎膠機」可起甚麼作用?原文網址: 前記者拍紀錄片展示回收膠樽困難 「⼈⼒碎膠機」可起甚麼作用?
「我哋唔會因為知識上知道膠嘅影響,而減少咗用膠。相反,膠嗰種對我哋生活無遠弗屆嘅影響,其實個速度同埋深度都好快。」 前新聞工作者、非政府組織「城市日記」策展人黎穎詩坦言,本港塑膠問題愈趨嚴重,惟社會並未有因此而改善,反而隨着商業社會的速度,加快塑膠對地球的傷害。...


紀錄片《膠樽的煩惱》 拍攝有心人回收廢膠賦新生命 社區放映喚醒回收意識
【Yahoo 新聞報道】香港人每日使用500萬個膠樽。紀錄片《膠樽的煩惱》探討本港膠樽回收困境,以及社會上一些有心人如何為回收出一分力。有人到「入樽機」回收膠樽、有人召集街坊「call車回收」,亦有設計師將膠打碎熔化後,以注塑方式造成實用的塑膠產品,希望延續塑膠的生命。拍攝...
bottom of page